2008年蟋詩蟀歌逗陣行─蟋蟀文化
   前言       黑龍會鬥蟋蟀 蟋蟀文化   

►蟋蟀文化

(大自然雜誌第85期選文   文•圖 /蔡惠卿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悄悄禁門閉,夜深無月明。西窗獨闇坐,滿耳新蛩聲。

禁中聞蛩 唐 白居易


蟋蟀關何事,哀音入夜偏。寥寥閑永漏,切切亂鳴弦。
乍逐微風斷,還從疏雨連。閨中有思婦,怪爾不成眠。

蟋蟀 明 頤

由於人類的開發行為對物種與棲地環境造成的影響,再加上人們生活方式形態的改變,使得民俗昆蟲的利用與傳統活動漸趨式微,因而導至此項昆蟲資源日漸消聲匿跡。時值國際間大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之際,藉此機會維續昆蟲的多樣性,並同時協助農村社區轉型,倡導民俗昆蟲的利用和社區參與。

回顧我民俗昆蟲之利用,能在科學、文學、哲學及藝術上形成文化遠源流長者,首推直翅目之蟋蟀。全世界的蟋蟀種類估計約有3000種,依其棲所分為地棲性、草棲性、樹棲性三大類。在台灣地棲蟋蟀包括:蟋蟀科(Gryllidae)、毛翅蟋科(Pteroplistidae)、地蟋科(Nemobiida)和蟻蟋科(Myrmecophilidae),是民俗昆蟲中較多被用來鬥玩聆賞的。已知台灣的地棲蟋蟀有:蟋蟀科36種、地蟋科11種、毛翅蟋科5種和蟻蟋科1種,共計53種。

早期農業社會物資貧乏,農閒可利用的昆蟲成為人們食物及娛樂的來源,飼養蟋蟀聽其聲觀其姿激勵心緒,蟋蟀遂成為人與人交流互動的最佳媒介。綜觀今日社會發展,無論是生活、生態、生產、生計,蟋蟀都將是頗適合的昆蟲,尤其是疏離的人際關係及亟待發展的社區參與,蟋蟀或可扮演重要角色。希望藉由本文的整理及報導,能協助地方因應WTO後,綠色服務產業、生物多樣性與地方文化中,能從中尋找出傳統文化與未來發展之契機;企圖從發掘地方潛在文化資源,改變社區的體質,在價值的重振與創造中,注入人與自然、人與昆蟲共生及永續經營之活力。

鬥蟋蟀最早的文字紀錄首推北宋末年顧逢在「負喧雜錄」中曾提到:「鬥蝨戰始於天寶間。長安富人鏤象牙為籠而蓄之,以萬金之資付之一啄。」京城裡的人,在七、八月間,家家都飼養促織(也就是蟋蟀)。只要走在市井中,都可以見到路上行人提著瓦盆泥罐,內裝蟋蟀,當時不分男女老幼都以鬥蟋蟀為樂。這本書同時也記載:蟋蟀的體性、名色、養法、治法及產、捕、辨、才、鬥等二十幾種專門學問。由此可知當時鬥蟋蟀已蔚為風尚。 一直到了後來,鬥蟋蟀就從宮廷盛行到民間,而被稱為「秋興」,蟋蟀也一躍成為重要的民俗昆蟲,人與蟋蟀間的互動方式業已成為一種民俗文化。

早期的台灣農村生活一到農閒時候,鬥蟋蟀是小孩大人們都期待、風靡的一項娛樂活動。因此,如何捕捉、飼養、管理和照顧蟋蟀,都有一套講究的方法和「秘方」。

蟋蟀是直翅目昆蟲之一,具領域行為,聲音就是牠們表示身份的訊號。陪伴旅人、異鄉客渡過漫漫長夜的蟋蟀鳴聲,並不是從口發音,而是利用翅牓相互摩擦而發出聲音的。在雄蟋蟀的前翅肘脈下方有齒列突起,這是牠們的弦器;在翅臀區外方有硬化的突起,這是牠們的彈器。當左右前翅提起時,弦彈器會互相摩擦,並震動膜質的震區而發生聲音。但是也只有雄蟋蟀會發出聲音,雌蟋蟀是不會叫的。通常是兩雄相遇,互別苗頭,先「聲」奪人一番過後,若無法解除對峙局面一分高下,那麼只有寄望於雙方以大顎短兵相接廝殺咬傷對方,直到分出勝負。豢養的人若再以草枝、鼠鬚撥弄,戰火當然更加據烈且富戲劇性變化,這也是鬥蟋蟀之所以引人入勝的地方。

人類與自然界的各種生物原本就有著程度不同的親緣關係,且世界各國也都有蓄養各種寵物的傳統。然而將飼養鳴蟲作為寵物且形成一項傳統文化,與其他民族比較,中國是特別且專有的。對鳴蟲的欣賞,早在西元前11─6世紀的『詩經』和西元前5─2世紀的『爾雅』等古書籍中就記載了近百種的昆蟲,如吟蛩、螽蟴、蟋蟀等鳴蟲。

鳴蟲蟲具的欣賞也是飼養鳴蟲重要的一部份,收藏、瀏覽各種材料所製作的蟲具,明瞭一些蟲具盒籠具的創作技巧過程,亦是一種高尚的藝術享受。蟲具大致可分為盆、罐、盒、管、籠及葫蘆等五大類。盆罐以泥土或陶土燒製而成,是傳統的鳴蟲器具,以上海蘇州陵墓鎮所產為真正蘇盆產地,在明朝宣德年間被封為「御窯」。葫蘆則因外形自然優美、多變,且乾燥通風易保存,再加上有成仙得道、避邪多福等吉祥意象,所以被大量用來製作蟲具。其他的如「管」是小形鳴蟲的蟲具,或暫時放置的器具不利長時間安置;「盒」則是攜帶方便的蟲具;「籠」是觀賞聆聽之用;還有餵養用的食板、水淺、羽絨球、糞鏟、過籠、小提罐等賞心悅目的精緻蟲具。

有關蟋蟀的文化史料,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希臘、西班牙、荷蘭和德國,都留有紀錄和器物展示於博物館中。中國的鳴蟲器物和藝術創作是大量且豐富的,台灣的歷史紀錄雖不似其豐碩,但民俗昆蟲的利用卻也富鄉野情趣,藉此次台南蟋蟀擂台賽的機會,介紹給讀者們秋天的另一種生物、生態、生活!

Hits / 1303   Update / 2016-09-01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