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林國小
水資源教育專案
|
贊助單位:香港商施華洛世奇亞洲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執行單位: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協辦單位:坪林國小
|


因為氣候變遷,全球水資源的分布越來越不均勻,加上人口與產業的發展,水資源將日益匱乏,因此,最近十餘年聯合國和國際會議都持續關注在水方面的議題。臺灣因緯度正好位在世界降雨集中帶的邊緣,年平均雨量約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5倍,但在水資源日漸短少的時代,我們應該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因此由香港商施華洛世奇亞洲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贊助,台北縣坪林鄉坪林國小協辦,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執行「坪林國小水資源教育」課程,針對五、六年級學童進行一學期九次課程,包含室內授課與戶外實作,將為何珍惜以及如何保護水資源教導給下一代。
此外,不只針對學童,未來預計於寒、暑假開設「全國國中小教師水資源研習課程」,將妥善利用水資源的觀念更加落實在基礎教育中。
目標
|
合作對象
|
合作方式
|
1.培養當地兒童認識當地溪流自然生態
2.培養當地兒童建立愛惜鄉土的價值觀
3.建立當地兒童自然觀察與導覽小志工 |
1.坪林國小生態社 (五年級生)
2.坪林國小 老師 |
1.利用當地國小社團課程進行授課
2.編篡當地溪流教材
3.配合戶外實習深度認識 |

1. 時間為一次2小時,二周一次(配合當地國小社團97學年課程)
2. 課程分三大段落,三次為一段落,共九次(總時數共18小時)
|
課 名 |
上 課 大 綱 |
負責老師 |
備 註 |
第
一
段
落 |
我家門前的小河 |
認識溪流自然環境。建立溪流的最基礎觀念,如水循環、溪流成型原因及重要性。介紹金瓜寮溪的特色。 |
左承偉、黃鴻志 |
室內教學 |
誰住在小河裡 |
以圖片認識物種,並輔以問答、看圖認物等技巧,強化學童辨識能力。簡介物種習性。 |
陳嘉仁、黃鴻志 |
室內教學 |
現場大搜查 |
實際到現地觀察溪流地形、自然景觀,印證上次室內課內容。
實際到野外進行觀察,並捕捉活體標本觀察,以印證先前室內課內容,本週內容強調生物行為,並以行為輔助辨識。(用比賽方式進行) |
左承偉、陳嘉仁、黃鴻志 |
戶外教學 |
第
二
段
落 |
黑濁的水脈 |
實地造訪外雙溪。觀察污染的溪流,介紹污染源、污染的影響。要求小朋友紀錄觀察(分組)。 |
黃鴻志
左承偉、陳嘉仁 |
戶外教學 |
白與黑的戰爭 |
讓小朋友分組報告觀察記錄。討論、比較金瓜寮溪和其他污染溪流的差異,引導小朋友體會珍惜金瓜寮溪的重要性。 |
左承偉、黃鴻志 |
室內教學 |
如何保護水族的家 |
介紹溪流棲地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的關連。引導小朋友將保護溪流,珍惜水資源的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
左承偉、黃鴻志 |
室內教學 |
第
三
段
落 |
小小研究員養成班 |
溪流水族生態調查方法認識。以實際教材、Power Point啟發與解說調查研究的方法。 |
左承偉、黃鴻志 |
室內教學 |
學做小小生態學家 |
溪流水族生態調查實習。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實際採捕水生動物,練習觀察與紀錄。 |
左承偉、陳嘉仁、黃鴻志 |
戶外教學 |
承諾與分享 |
將課程成果以文字圖片方式呈現,並建立資料庫。參與的小朋友授與「溪流小尖兵」證書。 |
坪林國小教師、
自然保育協會 |
室內教學
|
|
課 名 |
上 課 大 綱 |
負責老師 |
備 註 |
第
一
段
落 |
我家門前的小河 |
認識溪流自然環境。建立溪流的最基礎觀念,如水循環、溪流成型原因及重要性。介紹金瓜寮溪的特色。 |
左承偉、黃鴻志 |
室內教學 |
誰住在小河裡 |
以圖片認識物種,並輔以問答、看圖認物等技巧,強化學童辨識能力。簡介物種習性。 |
陳嘉仁、黃鴻志 |
室內教學 |
現場大搜查 |
實際到現地觀察溪流地形、自然景觀,印證上次室內課內容。
實際到野外進行觀察,並捕捉活體標本觀察,以印證先前室內課內容,本週內容強調生物行為,並以行為輔助辨識。(用比賽方式進行) |
左承偉、陳嘉仁、黃鴻志 |
戶外教學 |
第
二
段
落 |
黑濁的水脈 |
實地造訪外雙溪。觀察污染的溪流,介紹污染源、污染的影響。要求小朋友紀錄觀察(分組)。 |
黃鴻志
左承偉、陳嘉仁 |
戶外教學 |
白與黑的戰爭 |
讓小朋友分組報告觀察記錄。討論、比較金瓜寮溪和其他污染溪流的差異,引導小朋友體會珍惜金瓜寮溪的重要性。 |
左承偉、黃鴻志 |
室內教學 |
如何保護水族的家 |
介紹溪流棲地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的關連。引導小朋友將保護溪流,珍惜水資源的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
左承偉、黃鴻志 |
室內教學 |
第
三
段
落 |
小小研究員養成班 |
溪流水族生態調查方法認識。以實際教材、Power Point啟發與解說調查研究的方法。 |
左承偉、黃鴻志 |
室內教學 |
學做小小生態學家 |
溪流水族生態調查實習。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實際採捕水生動物,練習觀察與紀錄。 |
左承偉、陳嘉仁、黃鴻志 |
戶外教學 |
承諾與分享 |
將課程成果以文字圖片方式呈現,並建立資料庫。參與的小朋友授與「溪流小尖兵」證書。 |
坪林國小教師、
自然保育協會 |
室內教學
|

9/19 (星期五)
主題:我家門前的小河
目的:建立認識溪流的基本知識
授課老師:左承偉、黃鴻志
授課地點:坪林國小 |
時 間 |
課程大綱 |
8:40-9:20 |
-
認識水循環
-
簡介水循環的過程與機制
-
溪流的重要性(溪流的功能)
生物:野生動植物的水分來源、水生生物的棲息、成長、繁衍的場所
人類:民生用水、交通航運、農漁業用水、水力發電、觀光遊憩
|
9:30-10:10 |
-
溪流的類型:
常流河、間歇河、溪流種類
-
台灣溪流的特色:
坡度大、流速快;溪流短、 流域小;水量不穩定侵蝕力大
-
金瓜寮溪的類型
|
|
10/3 (星期五)
主題:誰住在小河裡
目的:建立辨認溪流生物的基本知識
授課老師:陳嘉仁、黃鴻志
授課地點:坪林國小 |
時 間 |
課程大綱 |
8:40-9:20 |
-
什麼叫做"淡水魚"
淡水魚的簡單定義與介紹
-
認識溪裡的生物
魚類:
魚、粗首 、平頜 、台灣馬口魚、台灣石賓、唇魚骨、大眼華 、台灣櫻口鰍、中華花鰍、褐吻蝦 、鯰、淡水河鮠
|
9:30-10:10 |
-
甲殼類:
拉氏清溪蟹、粗糙沼蝦、多齒新米蝦
昆蟲:
石蠅、蜉蝣、石蛾、蜻蜓、其他
|
|
10/17 (星期五)
主題:現場大搜查
目的:認識金瓜寮溪的自然生態
授課老師:左承偉、陳嘉仁、黃鴻志
授課地點:金瓜寮溪(戶外教學) |
課程大綱 |
-
實際走訪金瓜寮溪四個段落:(1)源流區(2)上游區(3)中游區(4)下游區
-
看看美麗的金瓜寮溪
將小朋友分成三組,帶領他們觀察溪流地理及自然環境的特色,印證之前上課內容,親身體驗不同區段溪流的變化。
-
金瓜寮溪的生物相
實際觀察看看溪裡有哪些生物,捕捉活體標本觀察行為,以比賽的方式考驗小朋友的辨識能力,並以生物勘查紀錄表紀錄生物及環境特徵之後將生物釋放回原本的地方。
|
|
10/31 (星期五)
主題:黑濁的水脈
目的:實際了解污染對溪流的影響
授課老師:左承偉、陳嘉仁、黃鴻志
授課地點:外雙溪(戶外教學) |
課程大綱 |
-
實際走訪外雙溪的上游區與下游區
-
觀察外雙溪的環境
地理及自然環境的特色,印證上課內容,並與金瓜寮溪比較。
-
外雙溪的生物相
實際觀察看看溪裡有哪些生物,視情況捕捉活體標本,觀察行為。
-
外雙溪的問題在哪裡
與小朋友討論溪流的汙染、污染源、污染的影響以及溝渠化、缺乏森林涵養水源等等的問題。請他們回家後以這兩週戶外教學蒐集的資料,製作海報,下次上課分組報告。
|
|
12/26 (星期五)
主題:小小研究員養成班
目的:建立調查溪流水族生態的基本知識
授課老師:左承偉、黃鴻志
授課地點:坪林國小 |
時間 |
課程大綱 |
8:40-9:20 |
-
如何採集樣本水。
示範採集工具及使用方法。
(power point圖片解說,以及實際實物的示範使用)
-
如何檢測水質
示範水質檢測工具的使用方法。
(power point圖片解說,以及實際實物的示範使用)
|
9:30-10:10 |
-
認識水生動物的採集工具。
魚蝦類採集工具
網具
釣具
蝦籠、陷阱
昆蟲採集工具
採集手網
固定漂流採集網
定量採集網
-
示範水質檢測工具的使用方法。
(power point圖片解說,以及實際實物的示範使用)
-
如何製作水生動物標本。
為何要製作標本?
-
如何製作液浸標本?
|
|
01/09(星期五)
主題:承諾與分享
目的:溪流水族生態調查實習。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實際採捕水生動物,練習觀察與紀錄
授課老師:左承偉、黃鴻志
授課地點:坪林國小 |
時間 |
課程大綱 |
- |
-
小小溪流保育尖兵成果展
課程回顧影片
『保護水源珍愛家園承諾宣言』宣示活動
-
頒發結業證書
授予參加此課程的「溪流小尖兵」證書
|
01/10 (星期六)
主題:學做小小生態學家
目的:溪流水族生態調查實習。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實際採捕水生動物,練習觀察與紀錄
授課老師:左承偉、陳嘉仁、黃鴻志
授課地點:金瓜寮溪(戶外教學) |
時間 |
課程大綱 |
- |
實際到現場進行採集,練習的所學習的課間知識,並建立基礎環境教育的能力。
分成網具組、釣具組以及蝦籠組。以攝影或實際測量的方式記錄捕捉到的生物,作為往後成果發表的資料紀錄 |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