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貓貍與石虎 從地名與古籍窺探苗栗的野生動物學

貓貍與石虎

從地名與古籍窺探苗栗的野生動物學

文/李璟泓

近年因對「里山」及「谷津田」的生態關注較多,加上最近正在整理石虎的資料,有天就突然想起:「苗栗的舊名似乎就是被稱為『貓貍』,會不會跟石虎有關係呢?」,於是就開始查詢一些地方志的史料。

地方文獻透露蛛絲馬跡

我注意到2009年自由時報的新聞:「【錯用惹趣聞】外地人誤認山城貓、貍多」。新聞上是這樣寫的:「古鎮清表示,苗栗舊名正確與否,攸關鄉土文化傳承,不能讓下一代繼續學習錯誤的地名,且避免縣民及外縣市遊客對苗栗的風土民情有錯誤認知。他舉例說,縣內某高中2年前舉辦美術班成果展,一名學生畫了許多貓、貍來表現苗栗昔日的地方特色,他好奇詢問,這名學生答稱,苗栗以前有很多貓、貍,所以才稱為「貓貍」;縣府舉辦綠美化工程,經常標榜『貓貍心、苗栗情』,也讓很多外地遊客誤以為苗栗是一個『貓、貍群聚』的縣。古鎮清並說,『宋宮怨』故事主軸是揭開宋仁宗身世之謎,有知名的「貍貓換太子」之說,『貍貓』是動物,但『貓貍』究竟是什麼東西?」(自由時報2009.06.24) 

另一篇系列報導提到的是:「平埔族一支的道卡斯族,數百年前從苗栗縣公館鄉墨硯山往下遠眺,在現今的苗栗市、後龍鎮一帶,是一片平坦、美麗的平原,稱為PARI,最原始音譯為『巴麗』,是美麗又平坦的地形之意。『巴麗』後來用河洛話發音,被唸成音似『ㄇㄠ ㄌㄧ』,漢民族當時歧視原住民,常用動物的名稱冠在原住民族的詞彙上,因此在文獻上,首度出現『貓』ㄌㄧ的字眼;道卡斯族移居此地後,被稱為『貓裏社(又稱麻里社)』,這是苗栗的舊稱由來,但當時正確寫法是『貓裏』,後來被誤寫為『貓貍』且錯用至今。台灣地區有許多以原居住在該地區的平埔族社名做為地名,例如高雄港附近的部落,叫做『Takau』,原意是四周種植刺竹,做為防衛與防風之用的『竹林』之意,但漢人因歧視原住民,也套上動物名稱,直譯成『打狗』(閩南語)。又如,嘉義縣民雄鄉的舊地名稱是『打貓』,源於洪雅平埔族語『Taneaw』的閩南語近音譯字,漢人以閩南語直譯成『打貓』,後來才改用與日本語近音的民雄並沿用迄今。不論是『貓裏』、『打狗』或『打貓』,都反映當時漢文化對原住民族充滿誤解與歧視性的不雅稱謂。」 (縣政顧問古鎮清口述,記者李信宏整理自由時報2009.06.24) 

2009年7月,苗栗縣政府發出新聞稿表示:「苗栗舊稱,係從最早居住本地之平埔族道卡斯族『貓裏社〈一稱麻里社〉(Pali)』音譯(閩南語)而來,原意是指『平原』或『平坦地形』」相關歷史文獻記載中,皆以『貓裏』、『貓里』或『貓裡』稱之,其中『裡』字同『裏』字。清光緒13年(1887),台灣建省苗栗設縣,始更名為音近之『苗栗』。鑑於縣內各機關、學校、團體、大眾傳播媒體及文史工作人士,於使用苗栗舊地名的公文書、刊物或舉辦活動時,常以:『貓裏』、『貓里』、『貓裡』、『貓貍』等多種不同之稱呼用法,以致苗栗舊地名為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引起諸多困擾。經縣政府縣政顧問古鎮清先生指正,將『貓貍』用於苗栗舊稱,不僅『以字害意』、『以訛傳訛』,並致大眾誤認本縣為貓、貍、鼠盛息之地,嚴重背離苗栗鄉土歷史之原意,誤導後世的認知,應予釐正。」

而在維基百科中的資料是這樣寫的:「今苗栗市中苗、南苗地區古時候為原住民道卡斯族巴利社(Bari)居住地,其社名之原住民語意為『平原』。最初遷移至此的閩南人以其音近似靈貓科動物「貓貍」(俗體字作貓狸)之閩南語發音,即以此作為地名。其後官方文書亦有使用近音之貓裏、貓裡或貓里者。」

誠如古先生所言,在光緒版的《苗栗縣志》、《臺海使槎錄》中皆是使用「貓裡」或是「貓里」來稱呼舊苗栗。苗栗縣政府所用的刊物、新聞,都開始改用「貓裏」這個名詞,其實也不能說是有誤。

但是,「貓裏」既然是從(Pali)或是(Bari)音譯而來,它不過就是個音譯用語。如果沿用古鎮清先生的說法,漢文化因對於原住民的歧視而將當地部落套上動物名稱,則用「貓貍」應該比「貓裏」更具歧視意義了,「貓貍」至少看得出來是種動物,但是只是音譯的「貓裏」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貓貍」究竟是什麼

目前筆者查詢到對「貓貍」解釋較清楚的,是編撰於清末民初的《清稗類鈔》。本書有篇動物類,裡頭對「貓貍」的描述是這樣的:「貓貍,亦省稱貍,貓屬,頭圓尾大,毛黃黑相雜,有斑紋,頗類貓,故俗又稱野貓。性殘暴,食魚鼠等,且能竊取雞鶩。」依據上面的描述,我很難不聯想到在苗栗淺山地區出現,甚至會進入人家雞舍內偷雞的「石虎」了。

在台灣舊文獻中,針對物產的描述有不少是承襲自明清兩代的地方志,一來是因為當時對於生物的觀察僅止於實用性,因此只有實用的物種才有可能被有效的描述;二來編撰地方志者多為文人,對於野生生物生態的概念,可能來自於當地的耆老或是鄉紳。因此有許多資料都需要經過過濾或是考證。但是對於甫渡黑水溝來到台灣西部墾殖的閩、客先民來說,這些物種可能與家鄉見過的物種相同或是相似,因此就會以慣用的物種名稱來稱呼新地域的事物。

舉個例子來說:在低海拔常見的攀木蜥蜴,閩南人稱為肚釘(肚定),客家人稱為山狗太,訪查許多地方得到對「山狗太」的解釋是:「山區裡像狗一樣有四隻腳而且很大隻的蜥蜴」,這就是以自身熟悉的動物外形、大小加上地區分佈去比喻一種墾殖新地域時認識的新物種的方法。

清代進入苗栗縣境墾殖的閩南人或是客家人,在居住地區接觸了原住民之後,知道了當地稱為Pali社,他們想要書寫這個地名時,會不會因為也注意到了這裡的石虎(貓貍)特別多,或是因為發音就相當接近貓貍,於是稱之為貓貍社,之後再因為書寫習慣而有貓裡或是貓里的變化? 

光緒版的《苗栗縣志》中對於當地的野生動物記錄了山貓、七段貍(現今的麝香貓)、果子貍、田螺狗(現今的鼬獾)、石虎、石豹:「山貓:形似貓而聲異。七段貍:即《淡水廳志》所謂「山貓」者也,耳短、口尖而異於貓,毛可作筆;又或作筆貓。果子貍:略似七段貍,有白鼻、赤面二種;善升木食果,《廳志》作果子貓。田螺狗:嗜食田螺.肉腥不可食。石虎:頭似貓,尾長,有花文,能升木,重不滿十觔,威振,犬莫敢近。石豹:尾長於身,骨圓,深山有重至八、九十觔者,性猛過於石虎。」

動物的毛皮在清代也作為交易使用,在《廈門志》卷七的〈關賦略〉中有段描述:「鹿皮、騷皮、石虎皮每百張例五錢,貓皮每百張三錢,貓皮布馬褂例一分二釐,犀牛皮、虎皮每張一錢……」。在當時鹿皮跟石虎皮的價格相同,可見當時這類的動物在中國及台灣的交易市場中應屬常見。 

重現貓貍盛行的苗栗

清代當時貓裏的野生動物樣貌會不會比現在豐富?石虎會不會比現在多呢?

直到現在,野生動物研究團隊在苗栗縣境的淺山地區,利用自動相機所拍攝的照片中仍然可以見到麝香貓、果子貍、鼬獾以及石虎。而苗栗縣目前也是台灣各縣市中石虎發現頻度較高的地區。

基於以上原因,筆者才認為苗栗古名又被稱為「貓貍」,極有可能不僅是發音上的巧合,而是因為這樣的淺山地區,經常發現有石虎出沒,並偷取辛苦養就的雞隻而造就的結果。

會這樣思考的原因是這兩年在苗栗接觸了幾位農民,體會到他們對於耕地四周的野生動物了解甚多,也從前人傳承了不少野生動物的舊名。像我正在追逐的灰面鵟鷹,苗栗多數稱之為「南風鳥」;而現在因狂犬病而為人熟知的鼬獾,直到現在還是被農民稱為「田螺狗」。那麼用石虎的異名「貓貍」去蔑視並稱呼當時的原住民部落,是不是也比較合乎當時種族間的歧視?

這麼說來,用舊稱「貓貍」的石虎來代表苗栗縣,其實也是恰如其分的。但是耐人尋味的是,苗栗縣境內的石虎並沒有因為牠的獨特性及代表性,受到父母官的重視。「後龍殯葬園區開發案」以及多個道路開發案都直接衝擊石虎的生存,有多筆石虎路殺的紀錄都是在苗栗縣境。至於「將『貓貍』用於苗栗舊稱,不僅『以字害意』、『以訛傳訛』,並致大眾誤認本縣為貓、貍、鼠盛息之地」,在台灣各地開始盛行的「里山倡議」中,石虎可是代表環境良好的生物指標之一,貓貍盛行對苗栗縣的名聲反而是有益無害啊!

當古籍與野生動物學擦撞在一起時,偶而就是會出現一些有趣的火花,這幾年坐居陋室,忍不住就想多整理一些這樣的文字資料出來,不僅是今昔之考,也是恢復以往土地利用模式時,可供大家參考的資訊。

《大自然季刊 NO.122, P74》更多大自然
Hits / 7856   Update / 2016-10-04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