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生物多樣性】水資源專輯 無水方知水可貴 安全永續水未來

【2016生物多樣性】水資源專輯

無水方知水可貴

安全永續水未來

文.圖/李丁來 台灣自來水公司

  

供應安全及充裕之自來水,一直是決定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程度之最重要因素,其供應品質之良窳也是判斷一個國家進步與否之評量標準,去(104)年上半年台灣遭遇近67年來最嚴峻的乾旱,部分地區(新北市板新、林口及桃園市等)實施三階段限水;下半年隨即颱風挾帶豪雨沖刷,造成「原水濁度飆升」,淨水場無法負荷,導致供應大台北地區自來水的直潭淨水場停止運轉,嚴重影響民眾生活。近年來,氣候變遷,不只在於變得極端,更在於它變得極快,不是水太多,就是水太少,旱澇迅速交替,「一手抗旱、一手防汛」之場景,不斷在台灣重複上演,而經濟成長與工業發展的影響,各種人為活動漸向水源區上游擴張,破壞生態環境,致地面及地下水源遭受污染污染事件頻傳,使國內自來水供應經常面臨「颱風豪雨-水太濁」、「枯旱-水太少」及「污染-水太髒」等全球氣候及經濟發展大環境之挑戰,自來水供應之安全及穩定性受到社會關注,加上用戶對高服務品質之要求,建構「量足」、「質優」、「服務好」的安全永續水供應系統,是自來水事業重要課題。

綠色生產

淨水處理之目的在運用不同水源,使其水質符合各國立法機關依據國情發展需要,所訂之特定目標或標準,故淨水技術之演進實與國家發展現況及願景息息相關,由於化學分析技術之日新月異,許多可能影響健康之研究報告陸續完成,例如會破壞內分泌系統之微量化學物質(Endocrine Disruptors),各種生化藥物、個人衛生藥物等,新發現之致病生物,例如痢疾阿米巴孢子(Entamoeba histolytica)等,傳統淨水處理技術及設備已無法滿足該等污染物去除需求,促使法規對飲用水中存在之無機性污染物質之水質標準提高,自來水事業除設法將取水口上移減少污染源,並運用多重淨水處理(Multi-barrier approach)導入高級處理技術(臭氧、活性碳吸附、薄膜等) 和高效節能海水淡化技術,生產安全飲用水,另,運用淨水設備上空間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及引進水面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落實綠色能源減碳政策;而為提升淨水場之操作效能,運用綜合效能評估技術(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PE),對淨水場設計、管理、操作及維護等面向,進行檢視及分析,鑑別淨水處理水質良窳原因,並檢討現有淨水設備功能及用水效率,以期達到良好效率,減少非必要設備投資。

永續水未來

世界水會議(World Water Council,WWC),於1997年在摩洛哥舉行第一次會議,會中決議訂定WWC之發展方向為「21世紀之水、生命、環境願景」,故21世紀是屬於水的世紀,在全球水資源日益缺乏的今日,「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已經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口號;古云:「能治水者,方能治國」,一個國家或社會宜居性、經濟發展性、國際競爭力……,均與這個國家或社會治理水的能力有關係,國內之水資源開發與自來水建設即是治理水之始、末工作,政府相關部門應加緊整合管理台灣的水資源,以促進國家之競爭力、提升國際形象,確保安全永續的水未來。

(節錄自大自然第133期)

回到目錄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Hits / 1202   Update / 2016-11-14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