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度漁村見學─金門漁村生活體驗與海洋生態保育活動回顧

活動內容  活動回顧

活動時間:105年度10月28日至30日

活動地點:金門縣水產試驗所

第一天:金門水試所導覽→金門水試所上課→戶外觀察

        一到金門,便立即前往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在金門水試所成勇生老師帶領下認識活化石-鱟的生態,大家看著展示池中的鱟,比對著牆上說明,分辨雌雄觀察鱟到底有多少眼睛(根據國外的新研究,鱟有10個眼睛)、念著各地有關鱟的諺語、討論著鱟殼杓是如何製作的,一大早就神采奕奕,好奇滿滿。
 
 
        接著是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陳俊宏教授以風趣的口吻介紹著多年來所調查到的「金門地區海岸環境與生態特色」,例如:會吃牡蠣的海扁蟲、住海邊卻不愛水的玉黍螺、看似輕柔無害,卻有毒性的羽螅、可以當煙斗的象牙還有18年前老師是怎麼找到鱟的!

 
        中午,SWAN秉持節能減碳的理念,用不鏽鋼便當盒為大家準備午餐,希望能減少垃圾量。午餐後,夥伴把握時間在教室外開始賞起鳥來,蒼翡翠、魚鷹、戴勝……下午由楊明哲博士先介紹大家認識「三棘鱟前世今生與科學應用」,接著我們到潮間帶找鱟去!
 
 
        在實際操作鱟棲地調查時,發現有土堆在動,原來是鱟!大家陸陸續續發現小鱟的蹤跡,也開心地觀察著沙地還有哪些生物,不妨一起來找看看吧!
 
       
 

第二天:后湖濱海公園→馬崗→金門水試所上課→石蚵文化館→北山石蚵文化體驗

        第二天,上午到后湖沙灘尋寶!沙灘上有許多錐螺殼,這種螺又稱為颱風螺,在颱風過後常可在沙灘上見到;整片的花蛤殼,也可以看出花蛤對居民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之後我們也去馬崗看被颱風從廈門吹到金門的船,周遭岩石上的油污,不知對生態造成多大的浩劫,根據金門水試所技佐的形容,在退潮畫面簡直是怵目驚心!
       
       看完海岸的狀況,接著由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陳俊宏教授帶著大家探討「金門潮間帶生態危機」其中觀光客消耗水資源、海洋資源、垃圾及建築開發……,提醒著我們來到金門也要減少資源的耗損,我們小小的方便,對當地生態可是大大的傷害,這些議題現在是發生在金門,請大家一起想想,當這些問題發生在我們周遭時該如何解決?如何取的平衡點?
 
      
 
        下午,跟著漁人的腳步!在聽完張寶仁老師分享「金門石蚵養殖方式與發展歷史」後,我們穿上灘鞋跟著80多歲的漁人走進石蚵田漁人阿公健步如飛,遠遠將陷在泥中舉步維艱的我們拋在後頭,到達蚵田後,漁人阿公示範著石蚵養殖過程-倒石、車石、豎石及擎蚵,夥伴們也生疏地體驗各種過程,不是土挖不夠深,就是放石柱不夠快狠準,讓人佩服阿公的厲害!看著褲子的點點泥漬,這趟石蚵體驗行應該是夥伴們最難忘的回憶吧!
 
      

第三天:金門水試所上課→水頭聚落導覽→陳景陽蘭樓參觀→回家


        最後一天,由在地文史工作者,林金榮老師帶領大家認識金門傳統漁村文化,並跟著老師大聲念出金門俗諺,加深對金門土地的認識。接著,由金門大學建築系,曾逸仁老師介紹金門傳統閩式建築風格,每一種建築風格都有它自己的典故,也為大家下午的參訪奠定基礎。

        再來,跟著金門國家公園水頭聚落的導覽員一起認識金水國小、得月樓及僑村文化,金水國小內保留了昔日課堂風貌,並介紹金門出洋的歷史;得月樓則為水頭最高的銃樓,因當時治安敗壞,許多豪宅都會加上防禦功能,而得月樓後方的番仔厝,是假厝,讓盜賊以為這就是富商的房子,其實裡面只有一條小路通向主屋。前人防盜賊的功夫可下的真多啊!

      

        回臺灣本島前的最後一站,來到了金門第一洋樓─陳景蘭洋樓,樓房位置面對著料羅灣,視野相當遼闊,此美景讓人不禁想在金門多待幾天,在上車之前也看到了金門風獅爺,這幾天都沒看到風獅爺的夥伴,趕緊趁此機會排隊拍照留念,也許這是這尊風獅爺最紅的時候呢!。

      

公視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金門生態人文之旅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E_bibDNeA

更多照片請見: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粉絲頁

yam相簿

更多報導請見:

大自然雜誌

金門畜產試驗所

金門日報

青年日報

Hits / 3084   Update / 2017-02-09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