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第122期選文
【2014生物多樣性特報】

遇見水仙子

談兩棲類的幼態及蝌蚪(上)

文.圖/向高世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

  您是否曾經仔地端詳過水中的蝌蚪呢?牠們的樣貌到底長得如何?頭是圓的、尖的還是鈍的呢?是單獨一隻,三兩成群或者是整群聚集的呢?相對於蛙類的成體,蝌蚪及之前所提過的蛙卵(詳見《大自然》第120期),的確是較少引起人們的注意,而對一般對兩棲類認知較少的民眾來說,可能會認為蝌蚪不就是那個樣子,長得都大同小異;但對兩棲類生活史及型態稍微深入認知的人就會知道,就如同牠們多樣的繁殖方式般,為適應不同的水域環境,不同種的蝌蚪在外型上,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以現今全世界已記錄過7,000多種的兩棲動物(Frost, 2013)來說,雖然在台灣僅能見到其中將近40個種類,但若您肯多用點心,我們仍可在其中見到不少有趣的變化,甚至有機會發現其未知及令人驚豔的一面。

以《本草綱目》所述來看,蝌蚪和蛙類同樣被列為蟲部濕生類之中,雖然所敘述的篇幅不若蛙類及其別稱(註1),但相關的稱呼仍包括有:活師(釋名)、活東(山海經)、玄魚(爾雅)、懸鍼(古今注)、水仙子、蝦蟇台、蝦蟇兒、蛞(ㄎㄨㄛˋ)斗、聒(ㄍㄨㄚ)子及玄魚。 

  至於今日最常使用的「蝌蚪」之名,又是由何而來的呢?按《本草綱目》的敘述,亦或可略知其緣由,時珍曰:「蝌斗,一作『蛞斗』,按羅願爾雅翼云,其狀如魚,其尾如鍼,又併其頭尾觀之,有似斗型,故有諸名。」

  事實上,隨著蛙種的不同,由卵膜中鑽出時所處的發育階段,仍可能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有些蛙類的蝌蚪即使已經完全發育,卻仍待在卵中不肯鑽出。在台灣的蛙類中,面天樹蛙(Kurixalus idiootocus)便是這類極端的例子:當胚胎發育成熟後,只要保持濕潤,其蝌蚪即使已經發育完全,仍可能在卵中待上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等到降雨積水高度淹過卵後,牠們才會分泌酵素突破膠質外套進入水中,這種特殊的現象,可算是牠們用以度過久旱時節的一種適應。

  除了之前所述,蝌蚪的眼睛和側線器官和魚類相似之外,事實上生活在水中、靠鰓呼吸以及用尾鰭在水中游動等特性,也很難不將蝌蚪與魚類做比較;而對生物演化有些許興趣的人,也一定會聯想到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兼博物學家黑格爾(E. Haeckel)所提出的「重演說(recapituiation theory)」(註2),藉由觀察蝌蚪的發育,依序長出外鰓、變成內鰓、長出後腳、長出前腳、然後尾巴被再吸收,完成變態成為一隻小青蛙的過程,脊椎動物由水域往陸域的發展的古老記憶,又再次被如此具體且清晰地呈現出來,真的讓人對此感到著迷。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2014生物多樣性特報】

家庭、農業和濕地

2014年國際保育新趨勢

文.圖/李光中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2014年國際自然保育兩項的重要訊息:聯合國的「2014國際家庭農業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Family Farming, IYFF-2014)」、國際濕地公約的2014年世界濕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2014)主題:「濕地與農業—成長的夥伴(Wetlands and Agriculture: Partners for Growth)」,關心近年全球環境議題演進者可以發現,將永續農業、農村家庭和社區、濕地保育等問題作整體聯結思考以提出解決方案,已成為國際自然保育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餵養世界 關懷地球─家庭農業年的由來

  世界農村論壇協會(World Rural Forum Association, WRF)於2008年向聯合國提案,將2014年訂為「國際家庭農業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Family Farming, IYFF-2014)」,獲得全球五大洲來自60多個國家、360個以上之相關組織支持,繼而於2011年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提案,並於2013年11月22日啟動國際家庭農業年相關計畫。相關訊息可查閱專屬網頁:http://www.familyfarmingcampaign.net/。 

  家庭農業是指所有以家庭為基礎的農業活動,由家庭經營管理並且主要依靠家庭勞動力(包括男和女)的農、林、漁、牧和水產養殖等農業活動。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統計,全世界有5億多個家庭農場,範圍涵蓋中小型規模農場、小農、原住民、傳統社區、漁民、牧民、採集者等社群。無論在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家庭農業都是糧食生產的主要農業形式。尤其重要的是,全球面臨糧食不確保的人口中,有70%生活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近東的農村地區,這些人口中大多是家庭農民,他們獲得自然資源、政策和技術的途徑很有限。然而許多證據顯示,貧窮的家庭農民若獲得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資源相關的政策和技術援助時,例如:信貸、技術協助、保險、市場行銷等,常能快速發揮生產潛力。

  2014國際家庭農業年的標語是:「餵養世界、關懷地球(Feeding the world, caring for the earth)」,希望從此促進全世界更瞭解和重視家庭農業和小農農業所面臨的挑戰,並協助尋求解決方案,提升家庭農業和小農農業的地位,使家庭農業和小農農業在減輕饑餓和貧困、提高糧食和營養安全、改善生計、管理自然資源、保護環境、促進農村地區永續發展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將2014年世界濕地日主題訂為:「濕地與農業—成長的夥伴」,正面指出農業與濕地必須也可以相輔相成。我國於2013年訂定公布「濕地保育法」,條文中有關「人工濕地」之定義竟排除農業類型濕地,對於農業與濕地之有關規定僅有第21條之「重要濕地範圍內之土地得為農業、漁業、鹽業及建物等從來之現況使用。但其使用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依其規定處理」,法條內容僅消極規範依得現況使用,未能要求主管機關積極輔導現有水稻田、漁塭等農業土地利用採取更環境友善農法,促進重要濕地保育,並發揮濕地明智利用之功效,造福農村社區。對照國際濕地保育政策趨向,我國濕地保育相關法規和政策,顯得不週全,未來推動上也不易獲得農民肯定,似有重新檢討修訂之必要。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生態觀察站】

大坡池的美麗與哀愁

文.圖/左承偉 台灣休閒漁業發展協會

  大坡池,這個位於台東池上的湖泊濕地,於2011年1月由營建署公告新增為「國家級重要濕地」,就意義上它應該獲得更多的保障與關注,但自有文獻紀錄以來,卻是一頁濕地生態保育的滄桑史!

大坡池的昨日到今天

  大坡池原名原名大陂池,亦可寫作「大陴池」、「大埤池」或「池上大埤(陂)」,池上當地人通常稱它為「大埤」,意即大池塘。大坡池一名來自於清代當地一處稱為新開園大陂庄的庄名,日據時期筆誤書寫成大「坡」池,也因此沿用至今。

  根據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西元1910年)的紀載,當時首次登載的面積為57甲(約59公頃,註一),而這也是大坡池最早的面積紀錄。以當時的環境而言,大坡池絕對是花東縱谷平原最大的池沼濕地,因此常能見到漁夫以竹筏泛舟湖上,並撒網捕撈魚蝦。台灣光復初期這樣的景象被稱為「大陂垂綸」(註二),即湖畔捕魚垂釣,號稱為台東十景之一。
 

  地理上看,大坡池位於池上平原東側,緊鄰著海岸山脈的錦園河階階崖。由於海岸山脈抬升後,造成池上平原相對陷落而形成池上斷層;而由於新武呂溪沖積扇扇端出現湧泉,加上池上圳農田排水與錦園溪的注入,使得這個斷層形成了難得的斷層湖。另外非常有趣的是,大坡池魚溪北方的出水口,形成秀姑巒溪的源頭,也讓花東縱谷內的卑南溪與秀姑巒溪有了特殊的連結。

  長期來看大坡池,應該要增加陸域環境的植物多樣性與減少經常性的機械除草(修成草皮);另外還要考慮使用水門調節濕地的水位,並利用水深與人工移除等方式將荷花的面積縮小。外圍部分則要建立生物廊道,以便利兩棲爬行類移動,勿讓大坡池成為兩爬動物的生態孤島。最後,外來種生物,僅能以志工活動等方式,利用人工壓抑其族群,園區內則可添加一些小面積淺澤,並有淺溝與大坡池連通,以此淺澤復育蛙類、菊池氏細鯽等原生物種。

  總之,生態是動態的,不可能成為恆定,過去的也許無法完全恢復,但來者猶可追。讓大坡池成為花東縱谷上一個動物原生物種的復育棲地,也是往返候鳥的重要驛站,而不只是一個供遊覽車停放、遊客上洗手間的公園而已。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生態焦點】

謎樣的越冬飛行

澎湖西嶼鄉西堡壘青斑蝶棲地探查

 
文.圖/陳建志 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
東北季風是飛行的助手

  青斑蝶(Parantica sita niponica)主要分布於台灣與日本之間,偶爾也在亞洲大陸東岸有採集紀錄。1980年之前日本就發現青斑蝶在低溫期活動於低海拔地區,高溫期活動於高海拔地區的垂直移動現象。同時也發現日本青斑蝶在每年4~6月隨西南季風朝北移動,7~8月間新生世代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發生,並在9~11月間利用東北季風往南移動,雌蝶在日本南方產卵,通常利用幼蟲越冬,成蟲在翌年春天羽化後再往北方散布。

  為了證實青斑蝶的移動行為,日本在蝶類專家福田晴夫領導下進行青斑蝶標放,在陸續捕獲的青斑蝶中發現具有南北移動現象。因此推論青斑蝶在秋季以後會隨著東北季風往南移動,到琉球群島或台灣等地越冬並繁殖,到翌年春天後代再隨著西南氣流往北移動。

有史以來最多隻數的一年

  2013是台灣與日本青斑蝶標放工作非常戲劇化的一年,理論上說來是拜東北季風之賜,在台灣地區一共再捕獲8隻由日本標幟的青斑蝶,相關資料如附表。其中有7隻是在澎湖西嶼西堡壘再捕獲,另一隻則是由蝶友楊順成於11月2日拍攝於瑞芳龍潭山步道。因為大量日本標放青斑蝶在日本以外國家被再捕獲,因此日本鱗翅學會青斑蝶標放小組正發起以台灣及日本合作為基礎的國際性組織。

開啟學術研究的另一扇門

  2013年11月份每週末我們都由台北前往澎湖西堡壘監測及標放青斑蝶,目前西堡壘棲地內的青斑蝶已散去,究竟西堡壘營區在亞洲東岸島嶼間青斑蝶的棲地選擇上,扮演何種時空地位是值得進一步探究。目前澎湖群島的植物名錄中並無青斑蝶主要寄主植物台灣牛嬭菜(Masdenia formosana),而西堡壘已是青斑蝶(Parantica sita niponica)這個亞種分布的西南限界。究竟西堡壘是青斑蝶往南擴張的終點?還是繼續往中國東南沿岸繼續擴散的中續站?都應該持續追蹤才能找出後續經營管理的理論基礎。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登陸中國】

野曠天低

文.圖/黃  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早些年看過一本梅濟民先生寫的小書─《北大荒》,寫的是黑龍江畔的大森林和大草原,書裡面說在乾隆時代,也就是18世紀中葉,也就是發生工業革命、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大革命等重大事件的時代,這地區的自然景觀被稱為是一片樹海,是一片「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雉飛進飯鍋裡」的境況。然而樹海在當時並不被看成是資源,反而被看成是開墾上的阻礙。這也難怪,即使再多的獐子雉子,漢人的主食還是穀類,砍除森林種莊稼是必須的。樹砍不完就放火燒,以致灰煙蔽空,焦殘百里,滿眼荒禿。我們現在憂心的東南亞霾害,早在250年前就在東北亞發生過了。其實這種事到處都在發生,早年葡萄牙人也看見了台灣的樹海,把台灣稱作福爾摩沙,而我們的祖先─那個時代的,世界最勤奮的一群人,畢蕗藍縷,以啟山林,除盡了台灣平地的雜樹,森林變成了草原、農地,誰能說這不是一種美德呢?這樣巨大的生態系干擾,誰又能說不是一種必要之惡呢?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自然與文化相遇】

貓貍與石虎

古籍裡的苗栗野生動物學

 
文.圖/李璟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貓貍」究竟是什麼

  目前筆者查詢到對「貓貍」解釋較清楚的,是編撰於清末民初的《清稗類鈔》。本書有篇動物類,裡頭對「貓貍」的描述是這樣的:「貓貍,亦省稱貍,貓屬,頭圓尾大,毛黃黑相雜,有斑紋,頗類貓,故俗又稱野貓。性殘暴,食魚鼠等,且能竊取雞鶩。」依據上面的描述,我很難不聯想到在苗栗淺山地區出現,甚至會進入人家雞舍內偷雞的「石虎」了。

  在台灣舊文獻中,針對物產的描述有不少是承襲自明清兩代的地方志,一來是因為當時對於生物的觀察僅止於實用性,因此只有實用的物種才有可能被有效的描述;二來編撰地方志者多為文人,對於野生生物生態的概念,可能來自於當地的耆老或是鄉紳。因此有許多資料都需要經過過濾或是考證。但是對於甫渡黑水溝來到台灣西部墾殖的閩、客先民來說,這些物種可能與家鄉見過的物種相同或是相似,因此就會以慣用的物種名稱來稱呼新地域的事物。

  舉個例子來說:在低海拔常見的攀木蜥蜴,閩南人稱為肚釘(肚定),客家人稱為山狗太,訪查許多地方得到對「山狗太」的解釋是:「山區裡像狗一樣有四隻腳而且很大隻的蜥蜴」,這就是以自身熟悉的動物外形、大小加上地區分佈去比喻一種墾殖新地域時認識的新物種的方法。

  清代進入苗栗縣境墾殖的閩南人或是客家人,在居住地區接觸了原住民之後,知道了當地稱為Pali社,他們想要書寫這個地名時,會不會因為也注意到了這裡的石虎(貓貍)特別多,或是因為發音就相當接近貓貍,於是稱之為貓貍社,之後再因為書寫習慣而有貓裡或是貓里的變化? 

  光緒版的《苗栗縣志》中對於當地的野生動物記錄了山貓、七段貍(現今的麝香貓)、果子貍、田螺狗(現今的鼬獾)、石虎、石豹:「山貓:形似貓而聲異。七段貍:即《淡水廳志》所謂「山貓」者也,耳短、口尖而異於貓,毛可作筆;又或作筆貓。果子貍:略似七段貍,有白鼻、赤面二種;善升木食果,《廳志》作果子貓。田螺狗:嗜食田螺.肉腥不可食。石虎:頭似貓,尾長,有花文,能升木,重不滿十觔,威振,犬莫敢近。石豹:尾長於身,骨圓,深山有重至八、九十觔者,性猛過於石虎。」

  動物的毛皮在清代也作為交易使用,在《廈門志》卷七的〈關賦略〉中有段描述:「鹿皮、騷皮、石虎皮每百張例五錢,貓皮每百張三錢,貓皮布馬褂例一分二釐,犀牛皮、虎皮每張一錢……」。在當時鹿皮跟石虎皮的價格相同,可見當時這類的動物在中國及台灣的交易市場中應屬常見。

 

完整精彩圖文,請上誠品等各大書局(金石堂除外)或「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購買大自然雜誌

Hits / 1156   Update / 2016-10-04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