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然堅持.為保育奮起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Society for Wildlife And Nature, SWAN.)

在經濟起飛、工商發達的70年代成立;本會的創立不僅為本土生態保育投下巨大的影響力,三十年後的今天,仍具有里程碑之意義;我們以帶領大眾貼近大自然為目標,藉由認識自然,瞭解自然,愛護自然,從親近泥土、山嶽、河川中,傳遞綠色家園需要永續發展的理念。長久以來,我們不著眼於近利,而是奠基於長遠的平衡發展,因此對自然界的每一個環節無不投入大量的心力,希望從觀念的深植,到以積極行動宣揚保育的重要性,尤其近年來本會與專家學者共同呼籲倡導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就是以串連自然界各環節,進而關照整個生態系。唯有體察環環相扣的自然界,並且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才能讓生態系綿延不絕,讓我們一起為子子孫孫留下美好的樂土盡一份心力!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 創會理事長張豐緒

‧ 名譽理事長陳田圃/田圃企業董事長

‧ 名譽理事長楊平世/前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 名譽理事長李玲玲/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 名譽理事長徐源泰/國立臺灣大學園藝系教授兼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 現任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鄭明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我們的任務
野生物之保育、研究與推廣。
天然景觀與棲地的維護。
環境污染防治的研究。
自然生態的保育宣導。
國際保育機構的交流與合作。
自然生態保育學術的探討。
自然保育書刊之譯印與發行。

本會各委員會組織現況

學術委員會研發委員會出版委員會公關委員會教育委員會活動推廣委員會國際環境事務研究委員會會員推廣聯繫委員會兩岸自然生態暨環境保促進委員會 基金發展委員會公害防治事務委員會 鯨豚委員會國際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台北分會

最新協會章程下載

 
SWAN入會申請書 

國內動態

多年來,我們所做過的事就像是台灣的生態保育發展史,從國家公園的推動制定開始,到面臨美國培利修正案的制裁、野生動物保育法的推動制定,不論是靜態的各種生態保育相關研討會、公聽會、培訓班、研習營,或動態的知性之旅、梅花鹿的野放及螢火蟲導覽解說、書展、淨灘、淨山、路跑、繪圖、攝影比賽、種二千萬棵樹救台灣水源運動、自然生態保育週、地球急診室教育巡迴展、外來入侵種防治與清除巡迴展、生物多樣性跨部會成果展、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台灣行動、福壽螺與小花蔓澤蘭實地清除活動、遊學自然、金門漁村見學……數不完的足跡遍布台灣各角落,參與本會活動的人更是難以計數,除了提供民眾吸取正確保育知識的管道,進而認識自然、瞭解自然、愛護自然,知道如何採取行動去愛護腳下的這一塊土地。

 

研討會、座談會、公聽會

2000生物多樣性保育展望會議
台北市野生動物收容救傷研討會
亞洲穿山甲保育研討會
野鼠防除展示與記者招待會活動
因應入會強化動植物防疫檢疫座談會
台灣獼猴保育與經營管理研討座談會
跨部會生物多樣性推動工作成果檢討會
基因改造產品風險溝通國際研討會
第十二屆鯨豚生與保育研討會
2005年澎湖地質公園與世界襲產的設置與推動-國際地質地形保育研討會
2006 自然資源保育暨應用學術研討會
2009年金門國家公園-兩岸閩南生態保育研討會
2009年西太平洋海洋生物瀕危物種紅皮書評估研討會
2006~2010年生物多樣性系列演講
2011年生物多樣性未來十年展望國際趨勢論壇
2011年AZEC亞洲教育者年會暨兩岸三地貓熊研討會
2011年國道永續經營環境復育研討會
2012年生態系統
暨生物多樣性經濟倡議(TEEB)研習會
2013年森林健康之管理與經營國際研討會
2015年生態農業與里山倡議研討會
2015年昆蟲多樣性資源保育與永續利用國際研討會
2017年生物多樣性論壇-北、中、南場
2018年社會-生態生產地景的韌性國際研討會-生態防減災
2019年生物多樣性論壇-北、中場

 

推廣宣導/叢書委託編纂

校園植物觀察手冊、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一、二卷)印製、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三、四卷、墾丁國家公園昆蟲解說叢書編印、保育類昆蟲鑑識參考圖鑑-英文版、森林害蟲圖鑑之編纂、『台灣哺乳動物誌』之編印、南澳原生植物標本園重要樹種害蟲圖鑑、古圳之旅活動解說摺頁製作及解說服務、臺灣樹木解說光碟書印製計畫、全民植物防疫宣導、植物防疫宣導、辦理自然保育人才培育、森林病蟲害管理及昆蟲真菌利用訓練班、校園生態教育推廣計畫-生態教育推廣、21世紀台灣水資源保育政策推動宣導計畫、普及與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教育概念形成及技能培訓計畫、野生新視界基礎篇教師手冊&學生手冊、生物多樣性概論、野生新視界─海洋生命、選魚摺頁、生物多樣性概論海報輯、台灣地區保育類野 生動物圖鑑暨海報、台灣疑難種蝴蝶辨識手冊。

 

 戶外推廣活動與展示

一日知性之旅、彩繪綠蠵龜、生態之旅─草嶺古道&火山之旅&陽明山蝴蝶公路之旅、士林官邸-仲夏夜之夢活動、虎山溪螢火蟲導覽觀察活動、台北市自然生態保育週、2008~2016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活動、福壽螺清除活動、廣興水源保護區淨溪巡護活動、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育成果展示、農業生技展、農業雙與博覽會、農業特展─中秋慶團圓、2005、2010陽明山蝴蝶季、狩獵季節嘉惠原住民部落首映會、生命密碼特展、地球急診室巡迴展、蟋詩蟀歌逗陣行、醫藥昆蟲展、2008~2011年生物多樣性成果展、遊學自然系列活動、金門漁村見學。

 

委託研究計畫

花蓮海岸山脈闊葉樹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調查研究、新竹縣新埔鎮照門地區野溪動植物調查工作、金包裡大路南向路段(城門-竹篙嶺)人文史蹟資源調查、陽明山國家公園螢火蟲復育展示計畫-生態與監測研究、墾丁國家公園螢火蟲復育、墾丁國家公園台灣梅花鹿野放追蹤調查─梅花鹿經營管理策略探討、禁止入境旅客攜帶水果及全民宣導防疫、台灣外來無脊椎動物之調查及潛在危機研究、劍湖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螢火蟲生態展示館整建及生態教育活動、加強森林保護及森林災害防救、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水文地質監測研究、馬祖地區兩棲爬蟲動物資源調查、馬祖地區地景資源調查及總量管制計畫、九九峰地震崩坍區棲地及生物多樣性復原之監測、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水文地質監測、台中都會公園環境監測計畫、陽明山國家公園昆蟲資源調查及監測研究-以蝶類資源調查及青斑蝶族群監測為例、馬祖地區特殊自然景觀之休閒產業規畫、仁山植物園自然資源調查、落實生物多樣性推動 方案工作、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編撰計畫……等。

 

「大自然」季刊 

 為了推廣、普及保育觀念,我們在1982年協會成立時創辦了「大自然」季刊,一方面結合學術界做資源考察、復育繁殖及科學研究等報導;一方面則蒐羅廣大的資料、精美的圖片,配以優雅的版面設計,希望這些科學家終年的心血、攝影家冒生命危險拍攝的珍貴記錄,可以和讀者共享。除了對本土生態的研究外,我們的足跡亦已擴及彼岸雲南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及長白山。三十年來我們獲得許多座金鼎獎的肯定及讀者們的支持。盼今後的十年、二十年……,能結合更多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的良知及先進, 共同開創人間淨土,邁入人與自然和諧的最高境界。

教育出版

為普及國內自然生態保育風氣,本會長期發行兩份刊物,一是自1983年起發行「大自然」季刊,為國內的自然生態保育做了最忠實的記錄;二是自1995年起發行「國際自然保育通訊」季刊中、英文版,使國內及國外的朋友可以瞭解我國在自然生態保育上的努力。期間並陸續出版「陽明山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等專書,為國人介紹我國的國家公園;出版「救救我們-從鳥類存亡看人類未來」,這本跨國性的出版品,讓我們在鳥類保育方面也跟上國際的腳步;出版「台灣的自然生態保育」將國內自然生態保育政策與發展做一完整的整理;出版介紹螢火蟲生態保育首部專書-「火金姑」,為我國螢火蟲的研究推廣踏出了第一步;出版台灣最完整的「臺灣兩棲爬行動物圖鑑」,廣受好評,並於2002年再版;出版第一本針對龜山島所製作的生態旅遊手冊-「重返龜山島」;出版「農林漁牧逍遙遊」,針對國內生態旅遊各個公家、民間旅遊景點做一簡單介紹推廣生態旅遊;出版「行動決定未來」,提供52週維護生物多樣性具體可行的行動建議;出版「生物多樣性概論」、「臺灣豐采」、「十大入侵種手冊」、「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基礎篇」、「野生新視界:海洋生命」、「就是那一隻蟋蟀」、「蝶舞園夢」、「台灣疑難種蝴蝶辨識手冊」等生物多樣性相關叢書作為推廣教育之輔助教材。

 

國際交流與合作

我們曾接待無數的國際嘉賓,包括學者專家與國際保育組織的代表等,其中最值得驕傲的是1990年5月,荷蘭女皇的父親伯哈德親王,以國際鳥會ICBP會長之身份來訪。這一次訪問的國際效應是我國為表示取締保育類動物違禁品輸出的決心,連續數年焚燒沒收後的象牙及其產製品,因此贏得國際間友善的回應以及良好的形象。另外,在1991年10月,配合SWAN十週年慶而成立的TRAFFIC-TAIPEI委員會,正式加入SWAN的工作團隊中,這也是TRAFFIC(野生物貿易研究會)的第12個支會,對打擊野生動物走私發揮不少功效。

2001年,SWAN與WWF(美國自然保育基金會)結為夥伴關係,並且獲得其授權編譯《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基礎篇》;2003年,這一套教材出版,同時聘請 WWF 三位美籍講師來台親授該教材課程,這是第一屆全國生物多樣性培訓班的開始,我們獲得很大的迴響與肯定,對辛苦出書和舉辦培訓班的民間團體的我們,是一項非常及時的鼓勵,讓我們有信心持續舉辦這樣的培訓課程,養成更多的種子教師,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散播更多的種子,讓國內生物多樣性的在地作為更落實、更迅速,這是我們善盡民間團體之責的表現,而每一位種子教師他們也都盡屬於他的責任。2000年10月,則有巴拉圭使館暨保育人士來會拜訪,希望可以幫忙搶救一塊鳥類保護區用地。種種的國際間來往,顯示出我們的用心,所以獲得國際間保育團體與組織的信任,讓我國在孤立無援的外交情況下,走出一條另類的外交途徑—生態外交。同是世界地球村的一員,我們有權力與義務,參與國際上的一切活動與事物。多年來,我國都以SWAN International的名義代表參加IUCN、WWF、華盛頓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重要國際生態保育組織所舉辦的國際會議,未來,SWAN依然會秉持著「立足台灣、放眼天下、胸懷世界」的理想,為台灣而努力。

兩岸互動

1990年10月,本會發行的「大自然」季刊,率學者、作家親訪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拜會中科院植物所,並出版專輯發行之後,兩岸交流與互動從此有了好開始。1991年6月,參訪長白山天池及中科院各研究所,並在北京中科院舉辦學術發表會。至2000年,湯曉虞監事在北京參加「第一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研討會」後,與中國生物多樣保護性基金會,達成每年輪流舉辦一次國際研討會的協議—「兩岸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利用研討會」的模式於是成形。2001年由大陸組團來台參加「2001年兩岸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利用研討會」。2002年5月,我們也派代表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研討會」2009年再度組團訪台進行交流。另外,我們自2001年起,也開始舉辦兩岸防檢疫單位的互訪工作,加強兩岸防檢疫工作交流。對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利用、及防檢疫工作來說,兩岸的民間與學術交流是互動良好的,而且許多保育工作經驗的 分享是非常珍貴的,希望兩岸的生態保育工作都能有美好的前程!

 

結語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是一個非營利的民間團體致力於以科學為基礎、多贏為理念、結合夥伴關係,落實自然和野生物的保育與教育工作。從創立之初就訂立三大目標:

1.呼籲政府設置保育專責機構;
2.推動野生動物保育法的制定;
3.培養國民保育觀念。 

經過三十多年來的不斷地推動奮鬥下,野生動物保育法已於1989年制定完成,2011年通過並公告環境教育法,政府也相繼成立相關保育權責機構並持續推動保育相關業務,民間相關保育團體更如雨後春筍般的相繼成立,全民保育觀念也不斷的提升;而這只是協會階段性任務的結束,環顧地球現狀及國際趨勢,還有更艱辛的議題等待NGO與政府部門攜手一起努力;我們現在做的,並不是只為了台灣,而是為全人類留下台灣豐厚富麗的自然資源;沒有大自然,就沒有人類,大自然改變,人類也必然改變,而且是悲劇性的改變,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協會將會秉持創會宗旨:「為子子孫孫留下美好樂土」,持續不墜的為台灣的永續未來發展勇往直前!

 

Hits / 34528   Update / 2022-11-09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