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環境生態敏銳的您,是否已經注意到夜裡開始出現蟋蟀等鳴蟲們所發出的聲音了呢!遊學自然夏秋特別講座,將為大家介紹蟋蟀的生態行為,以及人類與這群昆蟲長久以來互動的歷史。從與蟋蟀有關的著名文學作品,到古人飼養蟋蟀的各種精緻器具,到民間各種蟋蟀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都將在講座中一一呈現給「遊學自然」的夥伴們欣賞與體驗。
講者介紹:
蔡惠卿老師為現任《大自然》季刊的總編輯,同時任職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的秘書長。自新聞學專業出身的蔡總編,為了瞭解人類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師事台大昆蟲學系楊平世教授,以蟋蟀為題材完成碩士論文,對於中華文化中蟋蟀的相關文學作品與歷史文物,以及民間社區蟋蟀文化與生態產業的發展十分熟悉,是國內蟋蟀文化的專家。
一、活動時間:
2016年8月27日(六)15:00~17:00。
二、活動地點: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會址(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184號5樓之3,公館商圈金石堂旁)。
三、活動對象:
一般大眾。
四、報名方式:
報名表請點我,以報名之先後順序為準,額滿為止(20位)。
五、活動費用:
會員200元,非會員250元,未滿六歲兒童免費。
六、繳費方式:
於活動現場收費。
*備註:
-
繳滿本年度會費之會員,方符合本次活動之會員優惠,本會將於您填寫報名表後,確認您的會員優惠資格,並以E-mail告知。
-
所繳交之活動費用,本會將開立捐款證明,感謝您支持生態保育推廣的行動。
-
戶外活動如因天候不佳等不可抗力因素,本會擁有調整行程之權利。
-
本活動全程參加者可核發環境教育終身學習時數2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