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因勢翻紅的能源問題 來一趟CAT之旅

因勢翻紅的能源問題

來一趟CAT之旅

文/陳其吟 

圖/陳其吟、李宜娟

70年代的石油危機、層出不窮的污染事件,促成了現代第一波替代能源、節能科技思維與運動,但隨著危機告結,多數人也自動罹患失憶症。20年前科學家即對溫室氣體問題提出的誠摯呼籲,到了近年才成為琅琅上口的話題。然而,也有一群人,未曾忘記。其中之一便是CAT,Center for Alternative Technology,替代科技中心。

成立於1975年的CAT,位於英國威爾斯中部,設立以來就進行各種節能科技的實驗,也是歐洲亟負盛名的環保中心。聽起來是個又冷、又硬、又無聊,擠滿了聰明但不近人情科學家的研究室……,這或許是其他「科技中心」的寫照,但把CAT看成如此就太可惜了。中心終年有90位的員工與志工在此服務,夏季還有至少60位志工參與,每年吸引超過6萬5千名遊客。到此一訪,你就會發現他們的熱情與執著,並慶幸科技並非艱澀、少數人的玩具;而是活潑有趣、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本當可以參與,也應該參與的日常生活。

利用簡單的物理原理解決載送遊客工作

每一步都有發現、每一個角落都暗藏玄機、每一眼都充滿趣味,每一刻都在學習;就是我的CAT之旅的寫照。通過售票處後CAT就開始幫大家暖身──等待搭乘水力升降機;高點的車廂蓄滿水後下降,將另一側的車廂舉起,不斷重複此過程,接送遊客進出園區,不仰賴其他外力,只憑簡單的物理原則。

「上樓」進入園區,這趟探索旅程的第一個高潮:一具大模型屋出現!這座讓人童心大發的模型屋,有不同的按鈕連結屋內的迷你家電;讓遊客在有趣的情境中,了解各項家用電器的耗電情形,以及一般難以察覺的,整體家庭耗電狀況。一般家庭的電器產品全部使用中的瞬間,耗電高達2.6萬瓦特!

思考綠色家園的種種

我們一生中有多少時光是在家中度過,就表示日常行為能造就有多少百分比的不同。一個綠色的家該是如何模樣?裝省電燈泡、省水馬桶、選變頻家電、再用用低甲醛板材,哦……不就是政府認可的綠建築嘛。一個真正友善地球的家,只是如此嗎?快來參觀CAT的家吧!牆壁上滿是各項物品的選購提醒,冰箱、洗衣機等電器上,貼心地告訴你,只要小小動作,可以讓它們變得更有效能。還有那無所不在的提問:「你的銀行是哪一間?你的傢俱從哪裡來?你的玩具是誰製造的?它是最新流行的嗎?你如何處理你的舊玩具呢?」……,都是在幫助我們用更廣闊的角度探討家的綠色可能性。

第一步 ── 食物

我們的家,還仰賴水、能源以外的許多事物共同構築而成,請把用心也延及它們吧。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呢?第一步就從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必要「食物」開始吧!

它是以友善土地(如有機)、生產者(如給予合理價格、安全勞動環境)、保障動物福祉(如自由放牧,freedom food)的方式生產的嗎?包裝過多?不可回收?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光是食物就有太多可以思索的問題,太多要做的事,連我們的好伴侶──寵物,也可以參與。例如工業製造的飼料,從餵養畜產動物到加工精置、配送(想一想,你吃的雞肉是台灣產,但寵物吃的卻可能來自美國!),消耗了難以想像的能源;而能被「長期儲運」的營養可口,到底可以多有益「健康」?

三思而後「行 」

想要走出家門一闖天下,自用車是你唯一的「好」夥伴嗎?有一座模擬駕訓場,沿路告示牌不要你左右轉、不考S進退,但是,卻敎你在採用各種交通方式前,如何三思而後「行」。不要認為自己都搭捷運、走路,就算日行一善;也不要把捐錢植樹當成功德圓滿!運輸佔全世界CO2貢獻的25%,而貨運佔運輸產生的總CO2中55%。購買滿世界跑的蔬果、舶來品等,可能讓自己花了錢卻還是難以修成正果。植樹的確有益碳固定,但首先是這些樹能被「持續」妥善照顧。然而,更重要的是……有多少土地可茲種樹來平衡碳排放?

越來越多的車子,給我們的是越來越多的道路、空氣污染,越來越少的綠地與藍天。每一公里車道需要10公頃,約14個足球場的土地(道路工程並非路面而已,還包括許多服務、機電設施);英國人鍾愛的鄉村景致,一點一點地逝去不復返。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的將「有路才有便利(與商機)的支票『真的』兌現之前,這些千金難喚的無形成本,是不是也能納入決策的考量之中?」

未得一番寒澈骨  哪得梅花撲鼻香

CAT草創初期,曾有一段燭光歲月;但堅持中心持續營運,繼續研究創新、讓遊客可以盡興遊玩學習,因此穩定的能源供應是必要的需求,而且符合CAT的永續宗旨是必要前提。

CAT達成目標的方法,在表象之後區(Behind the Scenes)得以一探究竟。中心的電力供應來自三種不同來源:太陽能、水力及風力,發電量已足以供應所需,但仍與國家電力網連接,一則是作為非常狀況時的備用電力,更重要的是讓園區生產的綠色能源可以釋出讓他人利用。三組不同的能源收集方式,固然有教育展示上的功能,更具有實用意義;當天氣晴朗時風力與水力可提供發電量相對較少,而天氣陰雨時卻能補足太陽能板的不足。除此之外,熱能也是所需重要能源之一,太陽能集熱裝置包辦大多數的熱水供應,其餘時候則由木片爐支援。燃料木片來自木材場廢棄物,如裁切剩餘的枝條/片段、或為讓木材生長較佳而進行疏伐作業所清除的樹木。

一隻永不飽足的巨獸

在能源區倒放的風力發電機,讓遊客感受風力發電機的偌大(也想想風力農場可能造成的影響);35公尺長的扇葉上繪製著自地球誕生,64億年前開始的能源相關演進史。5億年前深埋地底的水生植物,以地熱慢熬成為今日的石油;150萬年前人類出現,開始了用火的歷史;8千年前動物被用以工作或運輸;5千年前中東及遠東的民族出現水利灌溉系統;煤的使用、地熱、依日向設計房屋、力磨坊、風車……,1698年第一台蒸汽機問世、1750工業革命;自此之後,人類對能源的利用有如一隻永不飽足的巨獸。1848年第一個現代油井在亞洲鑚探完成、1878年發明第一個電燈泡、1885年第一台汽車、1903年第一台飛機、1957年首度開始對溫室效應的研究、1973年石油危機發生、1986年車諾比事件……,一直到今天:氣候變遷成為頭條新聞、每人平均能源使用為工業革命前的13倍、世界人口仍在不停攀升……。

本區主要介紹了各種,包括再生與不可再生的能源(生質能、潮汐、洋流、小型水力、風、太陽光電板、主動是太陽能、太陽熱、核能、煤、石油、瓦斯)。這樣的內容看似生硬,但CAT設計了許多可動手操作、體驗發電原理的簡易裝置,以及活潑鮮豔的展板來說明,讓大人小孩都可以輕鬆參與。各種能源的利用,都是許多科學研究累積的成果;能源本身無分善惡,使用它們的人類必須負完全的負責。了解各種能源產生的原理,思索、比較、討論將有助我們做出更完善的選擇。

科技的確不可或缺,但非全部

怎樣改善全球暖化問題?答案一直都很簡單:就在每一個人,每一個行動之際,就可以盡到心力。這在運輸區的一個標語說明了一切:「科技的確不可或缺,但非全部」。科技能改變的,僅是所有可能產生的變革的1/3;剩下的2/3,端賴你我的行為轉變。這句話,也正宣告著CAT,替代能源「科技中心」的初衷。

我們,做了我們可以負責的那一些了嗎?

我們,是不是可以打動其多人,也開始進行他們可以達成的那一部分呢?

摘自《大自然季刊 NO.102, P76》更多大自然
Hits / 2488   Update / 2016-10-10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