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口腹之慾對海洋生態的新衝擊

口腹之慾對海洋生態的新衝擊

文.圖/鄭明修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食物鏈瓦解的隱憂

最近幾個月來潛水調查研究海洋生態時,發現台灣有些地方淺海珊瑚礁生態系的崩毀,可能與許多種海洋生物被過度捕撈有關。例如:在綠島公館港口外潛水時,發現海底珊瑚礁景觀十分荒涼,與過去到處可見珊瑚礁魚類的情況截然不同,如今海藻叢生,而且廣泛的覆蓋在活體珊瑚群體上,小型珊瑚礁魚類如雀鯛、蝶魚、隆頭魚、鸚哥魚、臭都魚等科別的小魚幾乎都不見了,連海膽和貝類也都消失無蹤。

一般人都知道草食性的海洋生物,扮演珊瑚礁海域平衡食物鏈物種消長的重要角色。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澎湖北部海域,特別在吉貝和目斗嶼海域潛水,也發現過去許多常見海參物種(如蕩皮參、黑海參)都已被採捕殆盡,連同各種不顯眼的海膽和貝類也都成為當地海鮮店的盤中佳餚,甚至由商人大肆收購後外銷至大陸。

這些海鮮物種在過去並非採捕對象,隨著常見海鮮資源的缺乏,讓牠們淪為台灣諺語「沒魚,蝦也好」,能吃就成為餐桌上的美食,這樣意味著某食物鏈階層的瓦解危機,可能會造成海洋生態有多大的衝擊呢?相信這是迫切且非常嚴重的海洋生態危機。

吃與被吃

生物間「吃與被吃」的關係交織組成一個綿密的食物網,越複雜的食物網會有較為穩定的生態系,一個物種的消失或增加,對整個食物網的衝擊可能較小。過去我們一直推動保護的物種,常是位於食物網頂端的關鍵物種(keystone species),例如鯊魚的保護就是一個例子,牠們的族群數量可能不多,但對於生態平衡卻扮演關鍵角色,其捕食的行為可以淘汰環境中老弱的生物個體,保持生態系的活力,在生態學的研究中有較多的證據,在保育經營上的推動,也逐漸被人所接受。

隨著野生海鮮的大量減少,我們現在所取食的海鮮,過去常是不被採捕的種類,然而長期遭受採捕物種的變動,生態系已經逐漸習慣這一種變動情形,現在因為消費行為的增加,過去習慣採捕的海鮮種類,在數量上已經不敷需求,因此漁撈業者開始尋覓新的海鮮物種以供應市場,造成被採捕的物種增加,對生態系的綿密食物網產生更大且難以彌補的破洞。

在生態學中每種生物的「任務」稱為生態區位(niche),簡單來說就是生物生存下去所需條件的總和,生物與生物間的交互作用,常讓多種生物在生態區位中有重疊的情形,當其中某物種消失後,空下來的生態區位可能會由其他物種取代。如果過去採捕的物種族群數量遽降甚至消失,可以取代的物種可能與原物種相似,所以再採捕的物種與原來物種通常有相近的生態區位,若將這些相近的物種完全「清空」,對生態系可能發生悲劇性的結果。

慘痛的案例──海膽與海參

舉幾個明顯的例子,過去馬糞海膽因為被認為美味可口,高價的生殖腺造成牠們遭到大量採捕,但是紫海膽、魔鬼海膽等迅速取代牠們的生態區位,不過貪婪的人類並不以此為滿足,紫海膽跟著也被採捕,連食用價值不高且具有極好保護機制的魔鬼海膽,最終也遭人類毒手;這些物種以藻類為食,是食物鏈中最基層的消費者,當底棲的初級消費者幾乎被採捕一空,造成的是藻類的恣意生長,明顯地壓抑了原本豐足的珊瑚礁生態系。相近生態區位生物的完全消失,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更大的麻煩是因為數量龐大的初級消費者完全消失,在過去的案例並不多見,潛在的影響也讓生態學者難以評估。

撈捕海參的例子也是同樣性質,過去高價的刺參早就被捕捉一空,同樣的黑海參、蕩皮參等種類很快佔領空下來的生態區位,當海參價格不斷攀高,老饕的腦筋開始動到黑海參、蕩皮參頭上,特別是有商人在大肆收購,價格在120至200元/斤(處理過的海參),已引發當地居民瘋狂捕捉,潮間帶能吃的海參幾乎被捕捉殆盡;亞潮帶在經過商業性潛水採捕過後,幾乎不放過任何一種海參,其情形也和潮間帶相同。牠們比海膽更沒有防護能力,雖有極龐大的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就被採捕一空,這些海參每天辛勤在砂泥底質中翻動攝食砂泥中的有機碎屑,如同海中的清道夫角色,或是像吸塵器,或是像蚯蚓般讓底質得以乾淨,若是牠們消失不見了,對海洋食物鏈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實在難以評估,但可以推斷會有嚴重的衝擊。

享受新鮮野生魚類的最後一個世代

曾有人開玩笑稱「廣東人除了天上的飛機、水裡的潛艇不吃,其他天上飛的、水裡游的通通都吃。」隨著全球人口逐漸的增加,人的口腹之慾決定了許多物種的生死消長,著名的美食作家泰拉斯.格雷斯哥(Taras Grescoe),從海鮮美食的觀點來看生態保育,甚至悲觀的認為:「我們可能是歷史上得以享用新鮮野生魚類的最後一個世代」。

「迅速的移動、消費與美食」變成了台灣蝗蟲式旅遊行為的核心精神,各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內整排的海鮮餐廳,店外的水族缸中還強調是當地的活海鮮。著名的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根據東港區漁會拍賣統計資料顯示,在1999年交易量達巔峰11,300多尾,爾後年年每況愈下,2009年僅約2,500尾,也是犧牲這種國際即將列入保育的黑鮪魚物種,來維繫一個區域旅遊的榮景。傳統的魚翅(鯊魚鰭)、豆腐鯊(鯨鯊)、海豬肉(海豚),雖已經步入保育的階段,其實在一些餐廳仍是盤中珍饈。

隨著生活水平的上升,我們對食物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衛生、均衡、健康的要求之外,食物的來源或許是值得再深思的問題,最近被熱烈討論的食物里程(從生產到消費者的距離,應該多吃居所附近生產的食物,以便達成節能減碳的環保行動)之外,食物的生產履歷是否符合生態保育的需求,或許是更應該注意的問題。

餐桌上的一尾魚背後會有一連串的故事,從漁船撈捕的區域、船長與船名、所用的漁具漁法、進港後銷售運送的過程等,詳細註明於包裝上,讓消費者瞭解在過程中是否符合生態保育概念。舉例來說,我們食用進口的鮪魚罐頭中,有一些會有dorphin save或dorphin friendly的標示,表示在捕撈鮪魚時會有通道讓誤入漁網中的海豚逃走,或許也有一些鮪魚跟著逃走,但對於海豚的生存是有正面幫助,也許我們多花一些錢,對海洋中的海豚會有很大的幫助,這些概念應該推廣到其他的海鮮,甚至其他的食物種類。

洗刷「只有海鮮文化」的污名

嘗鮮的好奇心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而且很難控制,但民眾應該要瞭解,過去的大規模採捕與近年的環境變遷,海洋中的野生生物大多禁不起旅客的嘗鮮。綠島就是一個例子,小小的島嶼每年有30多萬旅客上島,雖然曾經有豐富的漁獲(針對島上的3,000人口),若旅客上島也想要享用當地海鮮,相信當地的海洋資源難以支撐旅客的需求,可以預見的在綠島周邊海域,魚會越來越少,貝類和龍蝦等海鮮數量也都急遽下降。因此旅遊應該著重於文化、教育等意涵,對於口腹之慾應該適當的控制,特別是政府單位在旅遊推廣上,不要成為生態保育的殺手,應該讓台灣洗刷「沒有海洋文化,只有海鮮文化」的污名。

摘自《大自然季刊 NO.104, P12》更多大自然

Hits / 2520   Update / 2016-10-10

可不定期獲得
-活動訊息
-最新保育新知
-優先參與活動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新溫室104室
電話:02-27872289
傳真:02-26535722
聯絡信箱:swanint@seed.net.tw
 

郵政劃撥帳戶
帳號:05236661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個人入會申請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版權所有